主办单位: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协会| 《 》杂志社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ios版雷竞技下载

码追溯平台为云南茶产业赋能 助普洱茶畅通全球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作者:王明黔 熊永红 范欣杰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拥有地理标志产品身份的普洱茶以其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和经久耐泡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2008年普洱茶产量首次超过10万吨。虽然普洱茶产业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家茶企不断推陈出新,但普洱茶企业集中度不高、消费者对名茶的认可度有限等原因也限制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茶企生产加工特点
普洱茶原料是决定普洱茶价值的关键指标之一,提升普洱茶产品的可信度和附加值是众多普洱茶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何让消费者买到的产品物有所值是茶企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的问题。茶企使用产品追溯系统让消费者对普洱茶产地和销售渠道进行准确查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确保普洱茶来源的可靠性,提升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信心,扩大消费群体,推动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
普洱茶产品种类多
普洱茶按茶树树龄、加工工艺、外形等特征可以分为古树茶、茶园茶、生茶、熟茶、散茶、紧压茶,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每个品种有多种包装形式,为满足企业全品类、多规格的追溯需求,追溯平台必须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
普洱茶消费群体层次多样
普洱茶消费群体既有普通消费者、高端茶室,还有专业收藏家,消费群体遍布世界各地,而且普洱茶出口市场的全球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金额较高。正因如此,追溯平台须具备国际性的特点。
普洱茶生产较为分散
普洱茶企属于传统加工产业,以中小规模为主。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主要茶企共699家,其中大型12家,中型283家,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86家。普洱茶企整体集中度低、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公认的品牌较少,这就要求其使用的追溯平台要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开放性。
普洱茶数字化水平低
中小普洱茶企信息化水平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人才不足。企业若自行构建信息化追溯系统,前期投入大,后期运维成本高。如企业利用成熟的追溯系统,通过对其生产工艺和销售流程中关键指标的把控即可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追溯系统,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选择。
易码追溯的优势
权威性和国际性
易码追溯依托的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的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主要面向全国生产企业,实现产品追溯、防伪及监管。该平台接收31个省级平台上传的质量监管与追溯数据;完善并整合条码基础数据库、QS、监督抽查数据库等现有资源;通过对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现信息公示、公众查询、诊断预警、质量投诉等功能。平台符合GS1标准相关要求,其追溯信息全球通用,满足普洱茶企销售渠道国际化的需求。
唯一性
易码追溯以商品条码作为商品的唯一标识,按照追溯标准加上商品生产日期、批次、数量等相关信息,可对普洱茶单个产品或一批产品进行标识,实现一物一码的追溯或单批产品的追溯。
灵活性
易码追溯可以实现对商品品种、批次和单品等不同层级的追溯,形式非常灵活,可采用加贴标签、喷码或预印刷标签等形式对产品赋码进行追溯。
对于散装茶叶,可通过对原料、半成品等非预包装产品进行有效追溯,构建全方位追溯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易码追溯对散装普洱熟茶单品和批次追溯示例
易用性
易码追溯使用结构化的配置方法。首先,用户配置企业内部信息,例如企业资质、产品信息、检验报告等。其次,用户可以进行供应商和销售商的信息配置,对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进行管控。最后,易码追溯拥有的统计功能可以方便用户查询单个产品或一批产品的信息,同时以图的形式在后台展示。易码追溯平台具有易用性的特点,中小型企业无需配置专业人员即可进行平台的日常运维。
开放性
易码追溯平台是按照GS1标准体系进行构建的平台,平台上每个追溯码都是按照GS1标准规范来定义的,以此作为该条数据的唯一索引,可以确保易码追溯平台的所有数据和其他执行GS1标准体系的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目前,易码追溯平台的追溯标识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等手机软件进行扫描,便于零售商、消费者和监管人员查询相关信息,同时查询记录也会在后台进行统计,便于茶企查看产品的销售区域。
通过整合普洱茶产品的原料、产地、生产、检验、流通等关键信息,易码追溯平台可全面实现普洱茶“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

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王明黔 熊永红 范欣杰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3年第5期总第177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 》、《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 》、《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baybet雷竞技
baybet雷竞技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

Baidu
map